“思维方式”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有一种定义这么说: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看事物的角度也不同。阅读的书籍越多,越会发现人们对“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理解,意味着这个概念非常模糊。你可以试试回答下列问题,并给出理由:

直觉思维是思维方式吗?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做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这都是直觉思维。反直觉思维是思维方式吗?精益思维是思维方式吗?线性思维是思维方式吗?系统思维是思维方式吗?第一性原理是思维方式吗?

“专业”和“非专业”为什么要在这个问题上花时间来谈?不懂“思维方式”的定义也不影响使用这个词。正如人们不知道“量子力学”,是可以随时拿出来用的,“遇事不决,量子力学”。有基础的人会解释“薛定谔的猫”是怎么回事——当有观察者出现的时候,“轰”的一声,波函数就坍缩了,那只不知是死是活的可怜猫儿,终于确定了生死。“坍缩”一词非常形象,我们会在脑海里不由自主地联想出建筑或者什么结构倒下来的场景。

如果没有理解什么是“思维方式”,容易被一些书或者一些文章里的“思维方式”误导。

思维方式人们常把“思维方式”和“思维工具”弄混。上面列出的问题清单,里面也包括了思维工具。即使是前面对“思维方式”下的定义,也不容易让人轻易分辨。当人们见到一个经常白天睡觉、夜里出动、毛茸茸、弹跳力惊人、喜欢待在箱子里、长着胡须、会抓老鼠、好像液体一样的动物时,想必脑海中会出现“猫”这个字眼。“猫”这个概念是一个“范畴”。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你看问题是单一角度还是多角度?是看“里面”还是“外面”?还是内外都看?是看表象还是看本质。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非黑即白”“便宜没好货”,都是看待事物的方式。小时候看电视剧,一定要分出“好人”“坏人”,如果很难分出来,电视剧看着没意思。过去的一些导演为了降低观众的分辨难度,“好人”都长得一脸正气,“坏人”都长得像歪瓜裂枣。“长得好看的是好人”,这是很多电视剧给观众带来的影响,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如今,影视剧中的“好人和坏人”已无法通过长相和气质来分辨,说明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改变了。一个圆形的蛋糕和一个方形的蛋糕,如果从“蛋糕”这个范畴来看,两者是同样的事物,但如果从“形状”的范畴来看,两者是不同的事物。一部电影,普通观众看到的是演员、剧情、特效等;影评家看到的是结构、手法、符号、主义等;电影爱好者看到的是风格、主题、类型、演技等。很多人认为专家说的都是正确的,即使专家发表和专业不相关的观点也全盘接受,这种看待事物的方法称为“迷信权威”,是一种“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