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654-002-1 部首筆畫 口 - 06 - 09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正字通.口部》。

#「」另兼正字。none 注音 ㄔ #ㄔ 漢語拼音 chī #chī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嗤」之異體。嗤字未見於《說文》,《玉篇.口部》云:「嗤,尺之切,笑貌。」今考《正字通.口部》云:「,俗嗤字。」《重訂直音篇.口部》亦云:「,同嗤。」(「」即「」)可知「嗤」字作「」者,蓋俗書改換聲符偏旁故也。然則可收「」字為「嗤」字之異體。

#「」另兼正字。 A00654-011 部首筆畫 口 - 08 - 11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漢語大字典.口部》。

《北史.卷六十二.王羆傳》。

《全唐文.卷一五六.謝偃.高松賦》。

none none A00654-012 部首筆畫 口 - 09 - 12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中華字海.口部》。

《莊子.秋水》。

none none A00654-003 部首筆畫 口 - 09 - 12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精嚴新集大藏音.口部》。

none none A00654-007 部首筆畫 口 - 10 - 13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四聲篇海.口部》。

none none A00654-009 部首筆畫 欠 - 03 - 07 none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欠部》。

《漢語大字典.欠部》。

none none A00654-001 部首筆畫 欠 - 10 - 14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廣韻.平聲.之韻》。

none 注音 ㄔ 漢語拼音 chī 研訂者 李添富 內容 「」為「嗤」之異體。嗤字未見於《說文》,《玉篇.口部》云:「嗤,尺之切,笑貌。」今考《廣韻.平聲.之韻》云:「嗤,俗又作。」《集韻.平聲.之韻》亦云:「嗤,或作。」《字彙.欠部》云:「,與嗤同。」《正字通.欠部》云:「,同嗤。」皆以「嗤」、「」為同字也。按:凡從口之字或從欠,如:「嘆」或作「歎」,「嗄」或作「」。故知「嗤」字亦可書作「」,而「」字可收為「嗤」字之異體無訛。

A00654-006 部首筆畫 欠 - 10 - 14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玉篇.欠部.字》。

none none A00654-004 部首筆畫 虫 - 08 - 14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龍龕手鑑.虫部》。

none none A00654-010 部首筆畫 虫 - 10 - 16 none 內容 〔關鍵文獻〕

《康熙字典.備考.虫部》。

《中文大辭典.虫部》。

none 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