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古今诗词的咏颂之江。诗人笔下的长江,汹涌奔腾,气势磅礴,雄浑壮丽,从远古奔向未来。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均写了大量关于长江的诗歌。李白常常用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的水天交接之处,表达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杜甫往往借滔滔江水咏颂传奇的古遗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苏轼用非凡的笔墨挥洒豪情,长江的浪花激荡着诗人的心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苏轼通过描绘月夜江上的壮美景色,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气度、才略、功业的追念,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功业未就、怀才不遇、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被誉为“古今绝唱”,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更多描写长江的诗句:www.shici66.com/shiju/12269/
张若虚出生在人才辈出、繁华富庶的扬州,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张若虚在长江秀丽自然风景和江南浓厚文化气息的熏陶下成长,自然而然就有了歌咏长江的毓秀文章,其中《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首诗以长江为场景,以明月为主体,沿用了陈隋乐府旧题,运用了明丽清新之笔,富有生活气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仅描绘了一幅惝恍迷离、幽美邈远的长江月夜春景,更是借景抒情,融入了诗人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以及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等诗句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唱诵,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全诗韵律宛转悠扬,语言自然隽永,创造了空明的意境,充满着奇特的想象,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展开全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
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王安石《江上》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贾岛《寄朱锡珪》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李贺《巫山高》
长江东,长江西。——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宋濂《阅江楼记》
一年一度,烂漫离披,似长江去浪。——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贯休《古离别》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